日期:2025-10-28
在足球的广袤天地里,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少年都在奋力奔跑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。U22国足新秀张瑷晖,便是这样一位在绿茵场上披荆斩棘、逐梦前行的勇士。他的成长故事,如同一部精彩纷呈的励志大片,激励着无数热爱足球的年轻人。
张瑷晖与足球的缘分,始于年幼时父亲的有意引导。六岁那年,他踏上了跟随人大附小刘庆国教练接受系统训练的道路。从此,足球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父亲从最初的“领进门”,逐渐转变为“场下指导”。每一场比赛,父亲都会到场观看,用录像记录下他的表现,赛后与他一起复盘,分析每一个动作、每一次决策。训练结束后,父亲还会陪他加练身体和小技术。在父亲的悉心陪伴与指导下,张瑷晖对足球的热爱与日俱增,足球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。

小升初时,张瑷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抉择。清华附中与人大附中同时向他抛来了橄榄枝。人大附中是全国校园足球的优秀代表,荣誉无数;而清华附中则刚刚起步,赛事资格尚不齐全。然而,清华附中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张瑷晖一家。来自韩国的教练团队,专业的训练方式,让父亲在看台上一蹲就是几周,最终被深深打动。同时,清华附中“足球特长生纳入普通班”的教育理念,也让家长十分认同。在这里,孩子们既能保留竞技发展空间,又能兼顾身心成长。于是,张瑷晖毅然选择了清华附中,开启了他在校园足球领域的新征程。

在清华附中,张瑷晖每天放学后便直奔球场,一练就是三个小时。“一周五练、一周一赛”的高频训练,让他的球技不断提升。寒暑假的济州岛集训,更是他成长的宝贵契机。与年龄更大的韩国梯队实战对抗,面对比自己高、壮的对手,他毫不畏惧,“硬抗硬”的比赛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品质。

在学校,上场机会与学习成绩挂钩,这让他不得不“两条腿走路”。但张瑷晖凭借着不认输的劲儿,硬是扛下了学业与足球的双重压力。他不仅获得过“学习进步奖学金”,还与球队在六年间夺得了全国冠、亚、季军各一个,外加六个北京市冠军。然而,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初二那年,他在比赛中受伤,“上嘴唇被顶豁了”,不久又双膝髌骨骨裂,几乎一年无法参训。但他没有放弃,待扛过伤病便补课、加练,一次次追赶,一点点变成那个更强的自己。
2022年,清华附中在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上夺得U17组季军,张瑷晖凭借比赛中的亮眼发挥,收到了浙江队的试训邀约。这是他收到的第一个、也是唯一一个职业俱乐部邀请。2023年2月,他在杭州通过试训。4月,他又参加了体育统考,并通过了北京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高水平运动测试。
面对是继续走校园足球的升学路径,还是彻底投身职业道路这一抉择,张瑷晖的父母希望他能参加一次高考,走完整这一过程。最终,张瑷晖在综合考量及与高校沟通后,填报了唯一志愿—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。而在北航校方和徐昆主教练的支持下,他得到了政策优惠:即在六年内完成学业,保留学籍、申请延迟毕业。这一政策成为他既不放弃学业、又能奔赴职业的关键。
加入浙江队后,张瑷晖的生活和身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。职业节奏不容喘息,但他明显感到收获更多。“最大的不同是出国参训和比赛机会多了。身体对抗强度更大,比赛节奏也更快。”在这样的环境中,他一步步得到认可。今年7月,他凭借在全运会预赛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职业合同。如今,20岁的他已成长为球队主力后卫,9月客战长春亚泰,他在读秒阶段助攻队友扳平比分。不久前,他还入选了中国U22男足新一期集训名单,将与一批同样肩负期待的年轻球员共同备战明年U23亚洲杯。
“下一步就是想为国出战”,展望未来,张瑷晖笑着说。这句简单而坚定的话语,道出了他心中的远大抱负。从校园足球的赛场到职业足球的舞台,再到国家队的征程,张瑷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,一步一个脚印地追逐着梦想。他的成长故事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,也让我们相信,在未来的绿茵场上,他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